編輯/蔡鈞如律師/陳柏帆法務
小孩會有糾紛,那寵物呢,毛小孩被鄰居毛小孩咬傷了,我該怎麼辦?
寵物間的傷害,飼主的法律責任
寵物受傷的民事責任
依據《民法》第190條,動物的占有人對其動物造成的損害須負連帶賠償責任。換言之,若您的寵物咬傷他人或其他動物,您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然而,若您能證明已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,例如進行行為管理訓練、設置必要的防護措施等,則可免除或減輕該責任。
因此,妥善履行飼主責任至關重要——不僅能有效預防意外傷害,也能在事故發生時減少法律風險。培養良好的飼養習慣、確保適當的約束措施,能夠保障自身與社會安全,同時促進寵物與人的和諧共存。
動物保護法的寵物飼主責任
除了《民法》外,《動物保護法》也對寵物飼主設定了明確的責任與義務。根據該法規定,具有攻擊性的寵物在公共場所活動時,必須由成年人陪同,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,如使用牽繩、佩戴嘴套等。若飼主未遵守相關規範,最高可面臨15萬元的罰鍰。
因此,飼主應積極管理寵物的行為,透過專業訓練與日常教育,培養其友善且穩定的性格,有效降低攻擊行為的風險。這不僅能防止寵物對他人造成損害,也能確保自身權益不受影響。同時,負責任的飼養態度有助於營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,促進人與動物的友善共存。
結論:寵物互傷,雙方飼主應該如何處理
當寵物互傷事件發生時,雙方飼主應立即制止寵物攻擊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。為確保事故證據,錄影與拍照至關重要。此外,若寵物受傷,就醫時應請醫師開立詳細診斷書,以備未來可能的法律程序。
事後,雙方飼主可先溝通,評估和解的可能性,避免進入訴訟。然而,若對方不願負責,受害飼主可蒐集相關證據,向法院提出民事損害賠償之訴。
訴訟過程中,受害飼主需舉證加害方的過失責任,法院將依個案情形判定賠償範圍。然而,訴訟程序曠日費時,對雙方均構成負擔,因此建議優先以溝通和解方式處理,減少法律糾紛及不必要的心力消耗。
除了本篇文章所提到的問題之外,如果還有任何關於法律的問題,都歡迎來電預約諮詢02-25995330,或是加入LINE官方帳號私訊聯絡,讓我們一起找出對您最好的方案!」
網站聲明:
1.著作權由「常明國際法律事務所」所有,非經正式書面授權,不得任意使用。
2.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,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,為律師就通案情形所提供之介紹,具體個案情節請洽詢專業律師。
3.法令具時效性,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,依文章撰寫、發佈及更新時法令為依據,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。